搜索
>
>
>
酷炫?好玩?收下新媒體公共藝術的動感光波!

新聞中心 | CATALOGS

酷炫?好玩?收下新媒體公共藝術的動感光波!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藝術開始介入公共藝術領域,新媒體藝術也日益成為公共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本期就讓我們來聊一下“新媒體公共藝術”吧,先來看三個國外優秀的藝術作品~
 
Immorphosis是collectif scale將圖像以及現場音樂結合的360度沉浸藝術作品,在建筑空間投以變幻多端的內容。它使用圖像投影的技術,一共有4段影像視頻,給觀眾體驗一種沉浸式的感知體驗,同時配合音樂的起伏,使觀眾對內在世界有一種全新的體驗和探索。
 
一顆創新打造的“X-Tree魔方圣誕樹”在南里廣場揭開了圣誕節“分享未來之旅”。這一著名的“魔方圣誕樹”裝置曾先后于比利時布魯塞爾、法國阿爾薩斯多地進行互動展出大放異彩。
 
Perspective Lyrique這個建筑投影作品帶有聲音控制的視覺變形系統,可以讓觀眾們通過歌聲或聲音與大屏幕互動,改變建筑面投影的視覺效果。
與傳統經典美術跟受眾間的單向互動不同,新媒體公共藝術作為一種新的藝術門類,新媒體藝術不同于現成品藝術、裝置藝術、身體藝術、大地藝術等現代藝術。新媒體藝術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
新媒體公共藝術之所以能夠如此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幾個因素:
1、科技感
現代科技的發展,各類媒介設備的更新換代,讓藝術不再僅限于一般的材料。各類電子設備如、VR技術、3D技術、人臉識別、動作捕捉等等。
有屏幕與感應器加入的藝術作品,可以使觀眾走進作品,用自己的身體器官參與到藝術作品中。
這讓觀賞過程不再只有藝術感,還有很強烈的科技感,為藝術增添了科學理性的光輝。
 
2、互動性
藝術家在藝術作品上的特殊設計可使參觀者與之互動,無論是需要特殊設備的,還是只需要人的簡單加入的,都體現了藝術作品與人之間強烈的互動性。
這樣的“體驗模式”代替了以往的“觀看模式”,更加注重觀眾在藝術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了他們和作者、作品之間的互動。
 
3、趣味性
新媒體公共藝術不會死板地將作品展示出來,藝術作品會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展示出來。
觀眾可以進入作品的內部,并且自由選擇觀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方式,最終獲得了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觀感體驗。
藝術只有和公眾聯系在一起才會有意義,一些資深藝術家也愿意嘗試做一些通俗易懂的作品。
 
藝術家工藤岳所說:“通過將科技與藝術相連接,我們也許可以讓人們的生存變得更加積極??萍际侨说乐髁x的。數字化的概念本身就是去拓展人類的表達,這種利用數字打造的藝術形式將不僅可以拓展藝術自身的邊界,還可以改變人們衡量藝術的角度?!?/span>
詹姆斯·特瑞爾,《淺空間》
 
正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王春辰所說:“傳統審美觀念中,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系是‘靜觀’,存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和隔閡。但今天當代藝術更多談到的是‘融入’,強調主體與對象相互滲透?!笨萍嫉陌l展將會打開人們接近藝術的通道,與藝術產生更深層次的連結。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好的可能性和美好!

案例案例  |  HOT

光影藝術節之“3D光雕之夜”丨臺北歌劇院
最“空靈”劇院?無錫即將呈現!
紅色波紋燈管裝置
光影與空間的小游戲 | 630個發光鏡面組成的醉美夢境
風靡全球的建筑燈光秀
全球首個透明媒體立面~定制最獨特的視覺效果
用燈光詮釋水的夢境和天空的記憶
夜間新媒體藝術帶來驚喜
一種城市數據響應式燈光裝置,這是一座有“脈搏”的橋
骷髏投影
国产精品三级AV三级AV三级